一定要大量读书: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太好用了,建议1:1模仿
时间:2025-07-01 来源: 网络 作者:阿祎呀阅读:次
     
最近开了新书《曾国藩传》,不仅折服于曾国藩的人生智慧——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他的这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其实质的含义就是:沉下急功近利的心,放下心浮气躁的态度,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做好某件事。
同时我被他的读书方法所折服。
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给大家。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在晚清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也算得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还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他出身于普通家庭,却最终打通了科举之路并且在那个乱世的年代成就了一番伟业。
他逆袭人生的秘诀是什么呢?关键在于他会读书!
而且经过我这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他的这些读书方法是真的有效且适合大多数人。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真的很管用,你完全可以1:1模仿。
曾国藩曾考了6次秀才都没中举人,说明他真的是一个资质很普通的人,
最后他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功夫”——也就是专注的力量。
他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
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遇到不懂或记不住的地方,他就反反复复的学,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也不停地学,一直到学会才善罢甘休。
曾国藩认为,读书忌贪多求快,必须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这种 “死磕式” 阅读,本质是深度解构知识。实践心得:其实我一直知道阅读能提升自己,但以往读书只是单纯地看,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依旧感觉脑子里是空空的,书中获得的新知识都没有记住。后来在阅读《认知觉醒》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尝试使用曾国藩的“死磕式”阅读方法,当我看到书里面可践行的有益理论,比如难易匹配、目标拆解等,我都会反反复复的思考它们的含义,结合实际经历模拟应用这些方法的场景,一个知识点不记住就不会继续阅读后面的内容,直到完全理解再往后读。这样操作下来之后,《认知觉醒》书中的很多方法都像是刻进了我的脑子里,想忘都忘不掉了。曾国藩到了翰林院便开始如饥似渴般读书,认真研究理学经典。他曾拜访大儒唐鉴,向他请教读书之法,唐鉴建议他先读《朱子全集》。曾国藩读完之后便说: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意思是:这本书最适合反复熟读,就把它当作日常需要学习的课程,要亲身去实践书中的道理,不应该把它看作是随便浏览的书籍。实践心得:如果知识不能让自己发生改变,那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因为家里有两个女儿,在日常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经常会关注一些育儿博主的文章,学习一些育儿心得。看了很多内容,但是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依旧会存在难以沟通、情绪无法自控等问题。后来我在一次参加家长会的时候,被老师提到的一个正面管教的理念触动到了。我开始学习正面管教,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对待女儿,将正面管教中提到的很多策略应用在日常的相处当中,例如:制定惯例表、3R沟通法、用鼓励代替赞扬等工具。坚持执行正面管教后,我跟女儿们的相处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家都能用彼此尊重的方式和谐相处。所以,知道太多知识却没办法促成自己发生改变,那这样的道理,对自己来说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曾国藩制定严格的每日课程:读十页书、习字百个、写日记、作札记,并坚持“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他认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哪怕每日只读二十页,也强过一年一本书都不读。实践心得:以前看到厚厚的书都会感到害怕,直接就被劝退了。看了曾国藩这个方法之后,我就告诉自己:没关系,哪怕今天只看完5页,也是有收获的。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坚持每天至少阅读10分钟。有了这样的觉悟之后,2025年还没过半,我就已经读完了20本书。书读多了之后,我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写在最后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
通过专注阅读,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将书中的道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能让知识更加扎实;
恒久坚持读书,告诉自己开卷有益,可以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新知。
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上面三个方法赶快用起来吧!
最后,分享几本提升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书单:
《认知觉醒》
《如何阅读一本书》
《好好学习》
《海绵阅读法》
《暗时间》
作者简介:
阿祎呀,在书中沉淀自己,在笔下纸上记录人间,热爱文字,热爱生活。
警告:本站信息禁止任何AI大模型采集使用,如把本站做信息源请联系管理员授权。
如复制,使用,转发本站信息,请注明:来自郑州上学网:www.zzshangx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