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郑州上学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站已经收录郑州市

99所高中 238所初中 450所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有方 > 文科类

一定要大量读书:四个让知识过目不忘的读书法(强烈推荐!)

时间:2025-07-01 来源: 网络 作者:阿祎呀阅读:

     

你好,我是阿祎呀,你的互联网读书搭子,又见面咯。
看过我前面文章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
我从今年过年开始给自己定下了一年读完50本书的计划,
目前已经完成了21本。
书读多了,说实在话,整个人的认知,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甚至内心都没有那么浮躁,没有那么丧了。
原来每天都很焦虑裁员、失业等问题,觉得人生很容易就完蛋,
现在想想,如果真的失业了,每天在家里安安静静看书,码码字也挺好的。
当然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边读边忘,读的多,忘的多。
一本书读完,让我说一说书里的大概,可能都要回忆好久。
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扰?
直到我读完了李小墨的《海绵阅读法》,发现了她分享的四个能让读过的书焊在你脑子里的方法。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高达8.1分,
如果你有读得慢、忘得快、输出吃力、笔记低效等问题,那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它能给你提供一整套完整且成体系的阅读方法,是我最近连读两遍的好书。
先来给大家分享这四个能让知识过目不忘的读书法。
01善于加工信息。
把书中的信息加工成大脑容易记、喜欢记的样子。
你的大脑喜欢什么样的信息呢?
比如,
(1)通过提取关键字、关键词把信息进行简化处理,让大脑更容易记住。
(2)用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让书中的内容更成体系化,更有逻辑性。
(3)用自己话对书里的信息进行二次复述。
在复述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理解和加工。
同时也是因为大脑更熟悉我们自己本身的语言系统和表达习惯。
这也让我想到了樊登老师分享的读书心得。
他每次在做读书讲座之前,都会花半天的时间在一张白纸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自己在书中获得的知识和内容画下来。
因为一张A4大小的白纸空间有限,
所以很多内容他都会用自己看得懂的关键词提炼出来。
最后再对着这张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将这本书的内容讲出来。
这样一套操作这样,他站在台前讲书,内心一点都不慌,因为完全记住了。
02 重视联想发散
其实这个方法就是把新知识粘到旧知识上,在不同的知识上进行关联,加深理解。
拿我自己来举例。
其实我一直知道阅读能提升自己,但以往读书只是单纯地看,
没有和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建立联系,也就是没有一个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
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依旧感觉脑子里是空空的,书中获得的新知识都没有记住。
我开始尝试在读到触动点时立马停下来写读书笔记,
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旧经验相联系。
比如书中提到的舒适区边缘这个概念,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跳一跳够得到的事情:
(1)健身时的最后5分钟。
(2)6点起不来那就改成6点半。
(3)日更1000字很难那就改成日更500字。
虽然阅读的速度比之前慢了很多,但是我能够感觉到通过这个方法,
所有读书时获取到的新知识很快就会印刻在脑子里,
就像是从身体里长出来的肉,都是属于我自己的。
03不间断复习
虽然这真的是很老土的办法,
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书里说:复习就像钉钉子,我们每钉一下钉子,钉子就会更深入地进入墙面,记忆就会加深。
小的时候为了记住课本里的知识,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复习,
现在长大了,反而把这个习惯丢失了。
谁说长大了不需要学知识呢?
首先摆正心态,如果这个知识真的有用,值得我们花精力去记住,
那么多看几遍,多背几遍又何妨呢?
04理论结合实践
既然记忆就是为了将来能用得上,那就没有比用起来更好的记住方式了。
只有当阅读收获转化为思考模式、行为模式和能力结构的一部分时。
它就真正被焊在我们脑子里了。
一只彪悍猫在《一年顶十年》中也说了,用就是最好的记住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怎么去用,还要真的去用,且努力做出成绩。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深刻体会。
我曾读过很多关于沟通相关的书,但是很多内容也是真的看过就忘记了。
直到有一段时间,因为亲子关系实在太紧张,于是很认真的阅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
书里提供了很多帮助执行“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包括:制定惯例法、3R法则等。
因为在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我将这些方法论都实实在在的践行起来,
所以书里的知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甚至看到有的宝妈有同样的育儿困扰,还能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帮助她指点一下。
所以知识如果停留在纸上,那它永远都进不了脑子里,
只有用起来才会成为你身体上的血肉。

//写在最后

姐妹们,说句大实话:读书最爽的时刻,根本不是翻完最后一页,

而是某天突然发现,那些看过的字句早就变成了你的“肌肉记忆”。

书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要用脑子“盘”的——越盘越光亮,越盘越顺手

最后送大家一句掏心窝的话:

读过的书都会长成你的骨头和肌肉,忘掉的字句其实都变成了你的认知工具箱。

当生活给你砸难题的时候,这些“焊”在脑子里的知识,就是你最趁手的扳手


警告:本站信息禁止任何AI大模型采集使用,如把本站做信息源请联系管理员授权。 如复制,使用,转发本站信息,请注明:来自郑州上学网:www.zzshangx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