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郑州上学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站已经收录郑州市

102所高中 239所初中 451所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有方 > 校内学科

准高一学生必读各学科宝藏名师为你带来初升高衔接全攻略

时间:2025-08-03 来源: 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 作者:郑小编阅读:

     

嗨,亲爱的新同学,虽然我们尚未谋面,学校却已对你的未来满怀欣喜与期待!

先恭喜你顺利地通过激烈中考,取得了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的录取通知书,迎来了自己成长的新旅程;再祝贺我们,从今以后共有一个普通而美好的身份——郑州十九高人,在陇海中路76号葱茏雅致的校园里,三年的青春亮彩和铿锵力量,将从这个火热的暑假从容铺垫、绵绵延展。

请相信,你会是自我命运的谱写者,也将是学校的灿烂星辰,在郑州十九高的三年中,我们必将共谱一曲高亢的青春华章。为此,学校早已安排各学科的领路人,给你量身制作了一份暑期自学规划,助你在炎炎暑期里静心潜思,顺利启航!

01、语文——文墨生华,雅意清心

一、预学诗文,熟读成诵

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篇目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鹊桥仙》。

提示: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或学习资料来准确理解文意,用红笔标出生字词的读音,在此基础上大声朗读,提升语感,深化感知,熟读成诵。

二、勤于练字,书写端方

“字乃千里面目”,一手端正美观的字体既是一个人形象气质的直接体现,也展现了书写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请同学们买一本楷书字帖,揣摩笔画和间架结构,有描红有临摹,并在田字格或九宫格中独自书写20个字,追求个人书写的最美效果,若能每日坚持,日久必见功力。

三、书香为伴,边读边思

课标必备书目(自备教材):《乡土中国》、《红楼梦》

自主阅读推荐:鲁迅的《呐喊》和《彷徨》、《我与地坛》(史铁生)、《苏东坡传》(林语堂)、《雷雨》(曹禺)、《茶馆》(老舍)、《老人与海》(海明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复活》(托尔斯泰)和《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等。

提示:规划好每日读书的时间或页数,标划出最触动你的部分,将此部分摘录在笔记本上,用最美的字体写一写你的感触和联想,不拘字数,只求有思。

四、诗意家园,可近可远

请同学们走出家门,可以走到郑州的街巷公园、文化地标,来几次自由的citywalk,触摸烟火气中的乡土人情,感受中原厚土的文化根源;或者远行到诗意江南粗犷塞北,浏览祖国的壮丽山河和丰富人文……行走的身体、善思的头脑、开阔的心胸,都有助于你在沉浸中舒展身心、唤醒自我,在处处风景中为人生写一处注脚,为未来埋一处伏笔。

02、数学——学思践悟,循序渐进
数学1.jpg
数学2.jpg

一、初中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相对具体、直观,多为常量运算和简单逻辑推理,题型变化较少,解题步骤明确。而高中数学则更加抽象,以变量和函数为主,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题型灵活多变,对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更高。例如,初中学习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较为基础,高中则会深入学习函数的性质、图象变换以及更复杂的函数类型。

数学3.jpg

二、数学思维的转变

 1. 从具象到抽象:初中数学多与具体事物相联系,高中则需要摆脱对具体模型的依赖,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概念,如集合、函数、向量等。

 2. 从单一到综合:初中数学知识板块相对独立,高中知识则相互渗透,一道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章节的知识,如函数与导数、几何与代数的结合。

3. 从模仿到创新:初中解题多依赖模仿例题,高中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甚至创新解题方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4.jpg

三、科学的学习方法

 1. 预习先行:提前了解新课内容,找出重点和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对基本概念和公式有初步认识。

 2. 高效课堂: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做好课堂笔记。不仅要记录知识点,还要记录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易错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3. 及时复习:课后当天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做练习题检验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4. 重视错题:建立错题本,分析错题原因(概念不清、计算失误、思路错误等),定期回顾,避免重复犯错。

 5. 总结归纳:每章学习结束后,总结知识体系、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数学5.jpg

四、良好学习习惯与心态

 1. 培养耐心和毅力:高中数学难度增加,遇到难题不要轻易放弃,要勇于挑战,通过反复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2. 规范解题过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解题步骤完整、规范,不仅能减少计算失误,还能帮助理清思路,便于检查和回顾。

 3. 积极提问和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加深理解。

 4. 保持积极心态:正确看待学习中的挫折,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数学6.jpg

五、时间管理建议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兼顾预习、复习、作业和休息。例如,每天安排30分钟预习新课,课后40分钟复习当天内容,1小时完成数学作业,周末留出时间进行周总结和难题攻克。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

初中升高中的数学衔接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只要你认识到初高中数学的差异,转变学习思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就一定能够顺利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在数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进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3、英语——初高衔接之旅开启

从初中英语的浅滩,驶向高中英语的星辰大海

英语1.jpg

亲爱的新高一同学们:

蝉鸣盛夏,荷风送香,恰是少年读书时。你们怀揣着家庭的厚望与内心的憧憬,跨越了初中的终点线,步入了高中的广阔天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新跑道,是向大学殿堂迈进的第一步。面对全新的环境与挑战,英语将如一位沉默的挚友,陪你跨越山海,触摸世界的脉搏。“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这崭新的篇章里,如何迅速调整状态,平稳过渡到高中生活,在此为郑州十九高新学子写下几点建议。

一、初高中英语的质变挑战:从知识积累到能力运用

高中英语绝非初中的简单延伸,而是一场思维与能力的跃迁:

1. 词汇量飞跃:高考要求掌握3000个核心词汇(较初中1600词翻倍增长),且涉及到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名词动化和地道搭配;派生词在题目中占比增多,学生应对构词法有一定掌握。

2. 语法复杂度升级:从句结构扩展至多重嵌套,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独立主格结构等新语法点将系统学习,长难句分析成为基本能力。  

3. 能力要求转型:高考命题更注重“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需分析作者观点与逻辑,写作要求连贯表达与批判思维。  

二、暑期核心任务:科学规划,精准蓄能

Step 1:词汇攻坚 —— 构建 词块思维

核心任务:

1)高效复习初中阶段课标词(1600词);

2)提前背诵高中必修一词汇(约300词),重点关注构词法、熟词生义及常见搭配。

方法指导:

告别孤立背单词,建立 “核心词义+搭配场景” 词块记忆法。

例如学习 “approach” 时,不能单纯记忆该单词的中文意思(v. 接近;n. 方法),而应联系其在常用语境中的固定搭配,构成词块一并记忆(approach the front door / a new approach to learning)。

Step 2:听说并进 —— 培养敏锐语感

核心任务:

输入+输出,沉浸式培养听说能力。

方法指导:

影子跟读(Shadowing):选择一段5-10分钟的音频(如ESL Pod中的“Daily Life”专题, BBC Learning English “The English We Speak”,或英文影视片段),听一句原声,延迟1-2秒跟读,模仿语音语调,可强化语音敏感度+短时记忆。

Step 3:阅读进阶 —— 训练批判性思维

核心任务:

识别信息逻辑结构,拓展跨文化视野。

方法指导:

每天精读一篇对自己难度适中的英文文章(如China Daily文化专栏,Oxford Bookworms Library,National Geographic Kids,WHO青少年健康指南等),进行文本解构,标注文本材料中涉及到的“主张(Claim)”、“证据(Evidence)”和“推理(Reasoning)”,重点监控转折词(but / however)、因果词(thus / therefore)和让步词(although / while)。

Step 4:写作升级 —— 实现 内容与形式双优

核心任务:

建立写作语料库,输入输出循环,量化进步。

方法指导:

1) 任何听力或阅读材料都可成为写作语料库积累的来源,坚持从每日学习的材料中提取适用于写作的词块或句式进行摘抄及练字。

2) 每天完成一次句式仿写,可以是观点表达,亦可为景色描写、动作描写或心情描写。

3) 自查自审,替换高频平庸词,尝试将简单句拓展为复合句,然后借助AI工具润色提升。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英语学习从无捷径,却处处是风景——一个单词是种子,一篇阅读是窗口,一次对话是桥梁。愿你们在高一的起点,以好奇为帆,以坚持为桨,在语言的海洋里,驶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彼岸。

04、物理——给物理学习“搭座桥”

一场关于初高中物理如何“无缝对接”的探索

物理1.jpg

一、认清差异,明确挑战

(一)学习内容方面的差异

1.从简单到复杂;2.从现象到本质;3.从具体到抽象;4.从状态到过程;5.从标量到矢量;6.从一维到多维;7.从定性到定量;8.从演绎到归纳;9.从零散到系统;10.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物理的学习依赖于教师的传授。高中物理的学习则要求学生独立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要求能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2.初中物理知识简单,运用记忆方法掌握知识,对理解、分析方法使用要求不高。高中物理知识复杂,在学习中需要理解、分析、归纳进行学习。

3.高中物理解题中,会用数学语言表示物理问题,学会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实现大量定量分析的自如化。

二、掌握方法,调整心态

1.预习和复习成为习惯:高中物理课堂节奏快,课前预习至关重要。了解新课主要讲什么,找出难点和疑问点,带着问题听课,提高效率。课后及时复习,对问题做好标注方便查漏补缺。

2.重视理解: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不要满足于记住公式,要理解概念或定律的内涵、外延、引入背景、适用条件等。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理想物理模型。

3.强化逻辑推理规范解题:解题时,需展示完整的思维过程,重视物理情境及过程分析,书写工整,步骤清晰,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受力图或运动过程图。物理量符号规范,单位统一且正确。计算结果考虑合理性。

4.主动提问: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不要堆积。

5.用好错题本:不仅仅是抄题和答案,要分析并记录错误原因(例如:概念不清?模型错误?计算失误?审题不清?)、正确思路、知识点链接、同类题归纳,并定期回顾。

6.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在理解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尝试自己推导公式,思考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勤思多练,尝试主动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7.直面挑战建立信心认识到初高中差异是正常的,不要因为开始的不适应而灰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求知欲。从解决小问题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建立对物理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三、预习新知,充分准备

1. 利用暑假提前预习,把必修第一册提前学习,准备有知识归纳和习题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自学,同时可以借助网络观看预习视频,下载资料。

2. 提前备好一个笔记本和几支不同颜色的水笔,笔记本用来上课记笔记,整理错题、好题;不同颜色的笔可方便做标记,划重点,日后帮助自己复习、归纳总结。

总之,对于走入物理课堂的高一新生来说,虽然台阶客观存在,但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初、高中物理学习中衔接特点,就一定能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自然过渡,为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期待同学们与十九高的所有物理老师一起探寻物理的奥秘,发现物理的美!

05、化学——主动参与课堂,建构核心观念

一、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差异

高一化学与初三化学学习方法的差异,本质上是由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机械记忆“事实性知识”到对“概念、原理”有深度的、可迁移性的理解。比如初中学习物质的性质主要靠背记物理性质和默写化学方程式,而高一则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两个视角研究物质的性质。当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时,同学们就有了“抓手”,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或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而不是死记硬背。

2.从“单一知识点”到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比如初中对铁元素的学习要求掌握铁单质的性质即可,而高中要学习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面对众多的含铁化合物,可以借助“价——类”二维图,形成“预测性质→实验验证→书写反应→相互转化→实际应用”的结构化思维链条,避免零散记忆。

化学1.jpg

3.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初三化学中的很多试题是对课本知识的直接应用,认真听老师讲课并记忆就能掌握。而高中则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建立化学学科观念,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善于总结和反思,拓展思维的深度。

二、对高一化学学习的建议

基于以上对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分析,为了使同学们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1.准备好学习用品。准备几支不同颜色的笔,便于记笔记和做标记,以区分所学内容的主次、难易以及自己掌握的情况。准备两个硬壳笔记本,一个用于记笔记(也可以直接记在化学书上),另一个用于错题整理(非常重要)。

2.加强对化学课本的使用。课本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料,要反复并有目的地阅读课本,包括图片和拓展内容。遇到不会的概念、原理和知识点,要学会查阅课本解决问题。化学课本每一节后面都有一个“概括·整合”,它能帮助你梳理知识脉络,形成系统性的认知结构,以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学完每节课后要认真做完课后习题,尤其是“迁移·创新”类试题,它能启发你的思维,检验你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每一次的实验探究。第一册包含四个学生必做实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演示实验。实验探究能培养你的动手操作与观察能力、问题解决与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与探究精神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因此,千万不要成为实验的“旁观者”。

4.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你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影子:铁锅生锈、水垢的形成与去除、即热饭盒、面团发酵、84消毒液漂白、切开的苹果变色……。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开发新材料、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医疗水平、优化食品加工等。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期待同学们与十九高化学组的老师们一起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06、生物——感知生命之美,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1.jpg

新高一的同学们好!马上就要走进奇妙的生命科学课堂了,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细胞世界的精妙结构,解密DNA携带的遗传密码,观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物学不仅研究从微观分子到宏观生态的生命现象,更蕴含着进化与适应的智慧。让我们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大脑,去发现生命现象背后的规律,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奥秘。期待与你们共同开启这段探索生命本质的科学之旅!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给大家整理一点学习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初中与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差异

1.知识深度与广度:初中侧重生命现象的描述,知识点零散,多为直观记忆。高中深入生命现象的本质,侧重通过归纳与总结将知识体系化,且与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联系更紧密。

2.思维要求:初中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依赖课本插图和生活经验。高中则更多需要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既要从宏观视野理解生命现象,又要深入分子层面对生命本质进行追根溯源。

二、对高一生物学科学习的建议

1.复习初中核心知识:高中知识是初中的延伸,基本概念不清会直接影响高中知识的理解。同学们可以重点回顾初中教材中有关“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区别、显微镜的使用、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营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简单过程”等内容。

2.提前接触高中入门内容:同学们可借阅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也可以利用网上电子版教材,预习前两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重点理解“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这是高中生物的“基石”。

3.做好开学前的学习准备:①准备一个活页本,用于高中生物笔记的归纳总结;②准备1~2种自己喜欢的荧光记号笔用于重点知识的批注;③准备一个常规纠错本,做好错题的归类分析。

07、历史——稽古求真,通变求新

一、初高中历史的区别与衔接

1、知识层面的区别

初中历史:以基础史实为主,强调“是什么”——重大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内容较为浅显,注重记忆,考试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为主。例如:“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中历史:在史实基础上,更强调“为什么”和“怎么样”——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评价、认知等,要求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能够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和联系。

例如:“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衔接建议:(1)预习时,不要只记时间、事件,而更要思考: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环境等)、过程(关键节点、重要人物、转折点等)、影响(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对中国/世界的影响);(2)课后可尝试用“时间轴+关键词”整理单元线索。

2、能力要求的区别

初中历史:以记忆和简单归纳为主,如“列举秦始皇的功绩”。

高中历史——史料分析:能阅读和解读文言文、地图、数据图表等,提取有效和关键信息;历史解释:对同一事件,能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如“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论证能力:能用史实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抗战?”

衔接建议:(1)平时练习时,可多关注教材中的“史料阅读”(如《史记》选段、档案材料等),尝试自己概括核心信息;(2)做材料题(包括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时,在充分梳理和解读史料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表述和重点信息,联系课本、结合所学知识精准作答;(3)在平时的学习、阅读和做题过程中,多收集一些较经典、有启发、信息量密集的文献材料,对其进行反复的体悟和不断的揣摩,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历史情境的把握。

二、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1、课堂学习:高效听讲与笔记

(1)听讲重点:

老师对历史事件的深层分析(如“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教材中没有的补充史料或论断(如考古发现、学术争议等)。

(2)笔记方法:

康奈尔笔记法:左侧记关键词/问题,右侧记详细内容,底部写总结。

思维导图:适合整理专题(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2、课后复习:结构化整理

(1)时间轴法:适用于梳理朝代更替、战争进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2)表格对比法:比较相似事件(如“英国君主立宪制vs美国共和制”)。

(3)概念解析法:厘清易混概念(如“宗法制vs分封制”“革命vs改革”)。

3、拓展学习:提升历史素养

推荐资源——书籍:《人类简史》《全球通史》《枪炮、病菌与钢铁》《棉花帝国》《耶路撒冷三千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东晋门阀政治》《万历十五年》《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等。

历史1.jpg

纪录片:《中国通史》《河西走廊》《西南联大》《如果国宝会说话》《文明》《二战全史》《大国崛起》《人类:我们所有人的故事》等。

网站: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中国历史研究院官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冷兵器研究所、澎湃历史.私家历史等。

三、如何提升历史学习兴趣?

1、联系现实,让历史“活”起来

例如:学习“经济全球化”时,对比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讨论“科技革命”时,联想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影响。

2、沉浸式体验

实地参观: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历史遗址(故宫、郑州二里岗遗址、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兵马俑等)。

影视作品:《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大海战》《末代皇帝》《觉醒年代》《辛德勒名单》等。

3、趣味学习法

角色扮演:模拟历史场景(如“戊戌变法辩论会”)。

创意作业:设计历史海报、撰写“历史人物微博”等。

四、初步了解历史是什么?

1、历史不仅是“过去的故事”,它也是对过去的解释,受史料、视角、时代影响(如“哥伦布是英雄还是殖民者?”);学习历史时要注意区分史实与观点(如“秦始皇统一文字”是史实,“暴政”是观点)。

2、历史学习的价值

培养批判思维:学会质疑(如“这份史料是否可信?”)。

理解人性与文明:看个体在时代中的选择(如“张謇为何弃官从商?”)。

预见未来:历史规律帮助我们思考社会发展趋势(如“科技与伦理的冲突”)。

3、关于“历史是什么”(历史的本质)一些观点的了解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梁启超: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

钱穆:欲知一国之文化,必先观其历史

马克思: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卡尔.贝克: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无休止的对话

尼采:历史是维系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纽带”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结语:

高中历史不再是“背多分”,而是思维的训练场。希望你能在追问与探索中,既读懂历史的逻辑,也找到思考现实问题的钥匙。

08、政治——承前启后重方法,思辨进阶育素养

高一年级的新同学们,你们好!这个暑假你们准备好开启高中生活的崭新篇章了吗?在放松休整的同时,不要忘记为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初中道法到高中思政,有哪些变化呢?又有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呢?我们该如何学好政治呢?今天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将从几个方面跟你聊聊高中思政课学习与初中的不同之处,跟上我们一起出发,去升级你的装备,稳稳地打好你高中第一仗吧。

一、初中道法与高中思政的不同之处:

1. 学习内容上既衔接又扩展:

高中思想政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很多内容上是有机衔接的。初中道法课程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科技教育创新、中国与世界等方面学习内容,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则会针对这些主题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学习。初中政治内容较为直观且贴近生活,而高中政治则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等模块,理论性更强,涉及抽象概念(如马克思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及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需要更强的逻辑分析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政治1.jpg

2.学习方式上由“背多分”转向“理联行”:

初升高政治学习的关键,在于从“背多分”的误区中走出,转向“理解原理、把握逻辑、关联现实、践行价值”的深度学习。初升高政治学科的学习转型,是从“现象认知”到“本质探究”、从“零散记忆”到“系统建构”、从“应试导向”到“素养培育”的深度跨越。唯有让知识成为认识世界的“透镜”、分析问题的“工具”、指导行动的“准则”,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政治”到“会用政治”的质变。死记硬背成为过去,理解记忆成为常态,因此,在学习方法上,需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在理论逻辑、实践应用与价值认同中,构建“知、情、意、行”统一的学习模式。

3.考察方式、教学方式、能力培养上也有很大不同: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考察方式是以开卷考试为主,同学们把重要的知识勾画、抄写在课本上,考试时到书上去找问题的答案。教学方式上以讲解和示范为主,重在通过直观的方式传授知识,强调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塑造。而高考坚持能力立意、素养立意,把问题通过材料置于情境中,要求同学们学会结合真实的情境分析、解决真实问题,对同学们的信息获取与解读、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高中思政课的考察都是闭卷考试,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强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高中政治与初中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就高中政治的学习而言,如果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时听听课背背书、只要三观正确就都能考A的认识上,想要以此来应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可能就行不通了。不过,大家不要担心,有我们政治组的老师们为你们保驾护航,相信大家一定会顺利开启学习生涯的新篇章。下面我们将给大家传授一些学政治的“独门秘籍”。

二、高中如何学好政治:

1.转变一个观念:

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以及初中政治课学习的影响,政治课的“副科”地位根深蒂固,只要考前临时抱佛脚就能轻轻松松过关,学生们都是在被动地去“背”政治。到了高中阶段,政治学科已经不仅仅是讲述知识,更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要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和特有价值,高中思政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提升思维品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消除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对政治课的偏见与误解,尽可能的“学”政治,而不是“背”政治。

2.学会两个工具:

一是学会构建思维导图。高中政治所学的内容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在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之后,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要有意识地自己动手整理知识体系、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既能增加学习趣味、发掘学习潜质,又能激发创造活力。让思维看得见,用导图绘潜能。二是习题和案例积累本。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利用习题和错题整理,梳理方法、积累经验、学以致用,实现提升能力的目标。整理时政案例与教材对应知识点,形成个人“素材库”。

3.培养三个习惯:

一是要关注时政。要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拓宽视野,去发现和积累一些热点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具备敏锐眼光、广阔视野,紧跟时代脉搏。暑期可以看一些书籍或者视频,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中国》等。二是做好预习。可以利用假期提前预习一下高一政治新课本,将高中课本的知识点和初中课本的知识点做一对比,将衔接扩展的知识做好标注,为高一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记录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学习的过程中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记录下来,自己思考,解决不了可以寻求同学或者老师的帮助。有思考的过程,形成对知识的强化巩固升华;有解决的途径,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你的能力。

4.做好四个衔接:

一是做好知识体系上的衔接。梳理初中《道德与法治》碎片化知识点与高中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逻辑等模块化理论体系的差异,直观呈现从“现象认知”到“理论建模”的跨越、从知识形象化到抽象化的转变,建立学科知识的“坐标系”。二是做好思维方式的衔接。同学们可以做一下初高中政治试题,明确初中侧重的“是非判断型”思维和高中侧重的“辩证分析型”思维差异。观看一些新闻评论和法治案例,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逐渐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三是做好学习方式上的衔接。看到任何的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怎么办”,尝试从“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转向“多角度分析+全逻辑推导”的高阶思维,提前适应高中课堂的深度探究节奏。四是做好价值认知上的衔接。高中思政引导的价值观强调从“认知型”到“实践型”的转变,同学们可以利用假期参观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爱国电影,如《南京照相馆》,写出自己的参观和观影感悟,厚植家国情怀。还可以利用假期到社区进行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

政治不是生硬的概念,而是观察世界的望远镜、解决问题的工具箱。希望大家通过对高中政治的学习,看见这个学科背后的思维之光、生活之美、时代之问。祝愿同学们高中阶段的学习切中肯綮,提升素养,胸怀天下,堪当重任!

09、地理——在十九高启航未来

从认知世界到解码地球,你的地理之旅,从这里升级!

地理1.jpg

开篇:以地理为舟,驶向星辰大海

初中地理是推开世界之窗的第一把钥匙,高中地理则是叩响地球密码的智慧之门。在这里,你将不再只是仰望星空的观测者,而是解读气候变迁的科学家;不再只是描画地图的描绘者,而是构建生态模型的探索者。从具象认知到抽象思维,从单一现象到系统规律,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地理教研组精心打造的衔接方案,将带你穿越地理的迷雾,触摸自然的脉搏,让每一次学习都成为点亮思维火花的奇妙旅程!

一、衔接之变:一场思维的破茧之旅

1. 知识深度:从“看见”到“洞见”

初中地理带你丈量山河,认知世界的轮廓——山川河流、城市分布、四季更迭……

高中地理邀你解码地球的呼吸——板块为何漂移?季风如何塑造文明?人类如何与自然共生?

2. 思维蜕变:学会用“地理之眼”透视现象,用“科学之脑”追问本质,让每一处地理现象都成为思维的锚点,串联起知识的星辰大海。

3. 能力跃迁:从“学习”到“创造”

高中地理学习需要跨学科思维,解锁“万物互联”的奥秘;高中地理学习需要从课本走向田野,用实验验证规律,用调研解读城市,用方案改变世界(如设计生态校园、模拟灾害预警);高中地理的学习能让我们在千年冰川与瞬息云雨中切换视角,在微观土壤与宏观星球间自由翱翔。

4. 学习方法:被动接收→主动建构

高中地理需要你成为“知识建筑师”——课前用好奇心铺设地基,课堂用质疑精神浇筑框架,课后用实践探索装饰细节,让地理知识真正“生长”在你的思维森林中。

二、学法锦囊:四大密钥,解锁地理进阶密码

1. 地图为王:让地理“活”在眼前

地图赋能:分层阅读(自然图层:等高线+水系→人文图层:交通+人口),用荧光笔点亮知识坐标。

创意手绘:将区域地图化为思维画布,用符号、色彩、故事标记地理灵魂(如将沙漠绘成金色乐章)。

每日地理打卡:每日解读一幅新闻地图(如极端气候事件分布),用地理视角解读世界脉搏。

2. 实践即真理:在“地球实验室”中成长

你可以是城市解码师,调研商圈选址的地理逻辑,用地理模型模拟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亦可以是虚拟远征队,跟随纪录片《地球脉动》穿越极地,用地理游戏重建古文明生态。

3. 思维建模:用逻辑编织地理之网

你可以用思维导图将“大气环流”分解为“三圈环流→季风成因→气候类型”,构建知识生态系统;亦可以制作“雨林VS荒漠”对比卡片,发现自然法则背后的辩证之美;还可以像侦探一样破解地理悬案——荷兰填海造陆如何平衡自然与人文?亚马逊雨林火灾如何影响全球?

4. 跨界融合:打破学科边界的想象力

你可以解读敦煌壁画褪色背后的气候密码,了解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地理枢纽变迁;也可用三角函数测算楼间距与采光,用统计图表分析人口迁移趋势;还可以从《徐霞客游记》到《瓦尔登湖》,在文字中触摸地理的诗意。

三、成长心法:心态与习惯的双翼

1. 永葆好奇之心

地理是浪漫的学科——沙漠中的星空、冰川下的秘境、城市中的隐藏地理密码……保持追问“为什么”的赤子之心,让探索成为本能。

2. 与时间做朋友

预习:像侦探一样提前破案:标记课本疑点,绘制“地理悬案清单”。

课堂:思维与表达共振:大胆提问、参与辩论,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的火花场。

复习:知识森林的修剪师:用思维导图修剪枝杈,错题本记录思维盲区,定期复盘让知识生根。

3. 拥抱挑战,优雅试错

高中地理的难点是蜕变的契机,遇到难题时,拆分问题→查阅资料→同伴协作→导师点拨,每一次跨越都是思维海拔的跃升。

四、启航寄语

地理,是解读地球的诗篇,是理解世界的密钥。从初中到高中,愿你以星空为幕,以山河为卷,在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的地理课堂上,书写属于你的地理传奇。

让我们携手,以地理为舟,驶向更辽阔的认知宇宙!

期待你在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地理探索之旅中,遇见更睿智、更勇敢的自己!

地理2.png

每天皆为清佳日,自缘少年凌云志。同学们,学习的本质是在知识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凝神潜思、久久为功,也必将实现自我、成就自我!

就从今天开始吧,让每一天都由你赋予它美好意义!


END


因为您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们足足的精气神儿

供稿:

陈伟贞(语文)  刘   宁(数学)

付云凤(英语)  宋宏远(物理)

彭   俊(化学)  张志刚(生物)

刘   琳(政治)  校元明(历史)

赵海涛(地理)

编辑|孙梦凯

本公众号为纯公益非营利性质

如有素材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爱十九 处不厌

爱是久处不厌

记录十九的故事  见证十九的精彩

官方微信感谢您的关注


警告:本站信息禁止任何AI大模型采集使用,如把本站做信息源请联系管理员授权。 如复制,使用,转发本站信息,请注明:来自郑州上学网:www.zzshangx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