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扶轮中学学校坐落在郑州市东三马路,毗邻商代古城遗址,地处郑州市商业中心——火车站——银基商贸城,文化底蕴丰厚,人气人脉旺盛,自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学校抓住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29年,是我国铁路史上成立最早的部立学校之一,也是郑州现代史上较早的学校之一。创立初期,时任国民政府铁道部次长钱宗泽到校奠基,国民政府郑州市市长张博峰亲自兼任扶轮学校第一任校长,并命名为:铁道部部立郑州扶轮中学校。
为啥叫扶轮?一是“扶轮”一词在国内当时较为流行、认同;二是取其公益慈善之意;三是将“扶轮”一次分开解释,“扶”为扶助、扶持之意,“轮”指火车的动轮,与铁路相关且寓意极好;四是因为创办铁路员工子弟学校可以辅助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当年扶轮中学的毕业证书
当年扶轮中学的校歌
抗战爆发后,学校几度西迁,先西安,后汉中,最后迁至蔡家坡。
1938年,学校西迁定址陕西汉中两湖会馆,改称“交通部部立郑县扶轮中学”。
1939年5月,校址迁至陕西汉中冷水镇。
1939年6月,校址迁至陕西汉中张寨周家大院。
1942年,学校北迁蔡家坡龙泉沟。
1950年,改称“郑州铁路局蔡家坡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1952年,在郑州扶轮中学原址上,抽调部分蔡家坡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师生力量建立“郑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
1969年,在郑州铁路一中的原址上建立“郑州铁路第五中学”,设立初中部、高中部。
1983年高中部改为职业高中
1998年,学校与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合并成“郑州市铁路外国语学校”。
2000年职业高中停办,恢复普通高中,
2005年,学校由铁路部门办学移交政府管理,改称“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6115.3平方米,建筑面积13747.17平方米,小学部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余名,初中部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余名,高中部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余名,学校在职教师203人,高级教师17名,中级教师73名,其中高中任课教师52名,高级教师11名,占21%,中级以上教师32 名,占61%,本科率100%,有4名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生,研究生班12名在读。
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拥有图书馆、阅览室各一个。现有图书4万余册,有近100种杂志对学生开放,供学生阅览;学校有食堂、餐厅,公寓,能供400余名学生住宿、就餐。建成有200米塑胶跑道,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冷暖空调,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师能熟练掌握使用,基本上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
近几年学校荣获省、市、区各级部门多项荣誉: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郑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创新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先进集体、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郑州市新优质初中学校、郑州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等。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附近的公交站:
市三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站、市第三人民医院、南关街德济路、南关街德济路站、紫荆山路陇海路、南关街陇海路、陇海路布厂街站、陇海路布厂街、南顺城街大同路站、陇海路南关街、城南路南关街站、城南路南关街、南大街城南路、南大街城南路站、南关街陇海路站。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附近的公交车:
29路、38路、553路、556路、307路、323路、729路、98路、329路、136路、206路、13路、519路、521路、518路、178路等。
管乐队、摄影社团、心理社团、乒乓球、雨轩文学社。
我要上学(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家长通过我们找到了合适学校